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切尔诺贝利禁区近40年后:野生动物繁衍生息 辐射影响成研究焦点

2025-01-01 09:30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环境监测辐射环境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作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人为灾难之一,发生于1986年,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和动物伤亡。事故发生后,为了应对紧急危险,当局迅速决定对核电站周边地区实施隔离,这片区域因辐射量极高而被命名为切尔诺贝利禁区,除专业研究人员外,禁止公众进入。

时至今日,这场灾难已过去近4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危险辐射已逐渐消散,切尔诺贝利禁区内再度焕发生机,众多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为了深入了解核事故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研究人员纷纷进入该区域,特别是针对东部树蛙展开了细致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生物学快报》上。

Pablo Burraco,作为此次研究的作者之一及Estacion Biologica de Donana的博士后研究员,在接受IFLScience采访时,详细分享了研究内容及经验。他指出,切尔诺贝利禁区当前的辐射水平已不足以对野生动物造成明显的有机体损害,至少在禁区的大部分区域是如此。他还强调,这一结论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切尔诺贝利事故释放的最危险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极短,辐射水平在事故发生后几个月或几年内迅速下降。

为了验证安全性,研究人员持续跟踪辐射水平,并将其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辐射暴露量进行比较。Burraco表示,在某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工作两周(每天数小时)所积累的辐射量,与看一次牙医时所受的辐射量相当。

在探讨辐射水平对野生动物的具体影响时,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了东部树蛙的颜色变化。他们发现,树蛙皮肤上的色素相较于核熔毁事件前明显加深,从绿色变为近黑色。Burraco推测,这种颜色变化可能是为了在过去更高辐射环境下生存所需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尽管目前尚未对这一推测进行深入研究,但他认为,这种色素沉着差异在当时极高的辐射水平下可能有助于树蛙的生存,而现在这种适应性可能仍然发挥着作用。

然而,尽管野生动物在切尔诺贝利禁区内似乎过得很好,但关于辐射对它们产生的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探究。遗憾的是,由于俄乌冲突爆发,研究小组不得不暂停研究并撤离该地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对于野生动物而言,人类的远离或许比核泄漏的辐射威胁更为关键。



推荐阅读

一群人一条心 铸就铜川辐射安全“盾牌”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总体部署,用责任感筑牢根基,以紧迫感激发动力,将使命感融入担当之中,共同铸就铜川辐射安全“盾牌”,围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这一目标,不断强素质、优服务、严监管、提质效,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2-04

微山持续提升辐射安全监管水平

核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等领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巩固提升全县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水平,山东省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把辐射环境安全作为“底线”,建立管理、执法、监测“三位一体”的核与辐射监管体系,持续提升辐射安全监管水平 2025-02-04

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专题会顺利召开

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专题会在京召开,核设施设计建造运行分委会、应急与辐射安全分委会分别审议了广东台山核电厂3、4号机组选址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的审评情况 2025-02-04

甘肃省核安全中心实地调研龙和处置场辐射环境现状

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近日组织了一次深入一线的调研活动,实地考察龙和处置场周边环境,旨在优化和完善监督性监测方案,进一步提升监测效能,守牢核与辐射安全防线 2025-01-22

全国辐射化学与空间辐射效应高端研讨会举行

全国辐射化学与空间辐射效应高端研讨会、黑龙江省航天材料与器件辐射安全测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揭牌仪式在哈尔滨举行 2025-01-21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