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东芝iBR创新型沸水堆技术

2025-01-19 16:39     来源:中国核电网     沸水堆技术 核技术

在全球核能发展的大格局中,东芝公司iBR (innovative-intelligent-inexpensive BWR)创新型、智能型、更加便宜和安全的大型沸水堆,自问世以来便备受关注。它的诞生是对福岛事故深刻反思的结晶,同时也是基于ABWR(先进沸水堆)设计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在核能行业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

iBR的设计理念可追溯至福岛事故前就已开展研发的“严重事故容忍和优化的反应堆SATOR”(Severe Accident Tolerant and Optimized Reactor)。这一前期研发为iBR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福岛事故的发生,为全球核能安全敲响了警钟,促使各国对核能技术的安全性进行重新审视和升级。东芝公司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速推进iBR的研发,将福岛事故的反馈充分融入其中,旨在打造一款能适应极端工况、安全性能卓越的新型反应堆。

一、技术特点与优势

(一)非能动安全系统

iBR最显著的技术亮点之一是其先进的非能动系统。这一系统是保障反应堆在极端情况下安全运行的核心。即使发生严重事故,该系统也能确保堆芯冷却,并且在长达7天的时间内,无需任何人工干预。其工作原理基于自然物理现象,如重力、自然对流等,不依赖外部电源或主动控制设备。在发生诸如地震、海啸等大规模自然灾害导致外部电源丧失(长期SBO,Station Blackout)时,非能动系统能够自动启动,维持堆芯冷却,防止堆芯熔化,极大地降低了事故风险。

(二)堆芯捕集器

iBR安装有堆芯捕集器,这是应对严重事故的又一关键安全措施。在极端情况下,即使反应堆堆芯发生熔化,堆芯捕集器也能有效收集和冷却熔融物,防止其对反应堆安全壳造成破坏,进而避免放射性物质的大规模泄漏。这种设计理念从根本上提升了反应堆在严重事故工况下的安全性,为核电站周边居民和环境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护屏障。

(三)自动冷却功能

无论是遭遇大规模自然灾害引发的长期SBO,还是发生严重事故,iBR的反应堆和安全壳都能实现自动冷却。这一功能同样依赖于非能动系统和一系列巧妙的设计,确保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反应堆的温度始终能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这种自动冷却能力不仅提高了核电站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

(四)多版本功率选择与运行模式

iBR提供了800/1000/1350/1600MWe等多个功率版本,以满足不同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其中,1350MWe版本是主推型号。这种多版本的设计策略,使得iBR能够灵活适应不同地区的能源需求和电网条件。同时,iBR既可以基荷运行,持续稳定地为电网提供电力,也能进行负荷跟踪运行,根据电网负荷的变化实时调整发电功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了其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一)对核能行业的影响

iBR的出现,为全球核能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展示了在福岛事故后,核能技术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巨大进步,增强了公众对核能的信心。其先进的技术理念和设计思路,也为其他反应堆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了整个核能行业向更加安全、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二)市场前景

从市场角度来看,iBR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核能作为一种低碳、高效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iBR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优势,使其在国际核能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一些对能源需求旺盛、同时又注重环境保护的国家和地区,iBR有望成为新建核电站的首选技术之一。

然而,iBR的市场推广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高昂的前期研发成本、严格的核安全监管审批程序以及公众对核能的认知和接受度等问题,需要东芝公司和相关各方共同努力,逐步解决。



推荐阅读

西屋电气与斯洛文尼亚GEN energija签署合同 评估AP1000反应堆部署可行性

西屋电气公司1月30日宣布,已与斯洛文尼亚国有电力公司GEN energija签署了一份技术可行性研究(TFS)合同。该研究旨在评估在斯洛文尼亚拟建的克尔什科二号核电站部署一座AP1000?反应堆的可行性,以支持GEN energija的核电新建战略 2025-02-04

美国能源部推出新计划支持聚变能源研究

美国能源部(DOE)宣布了一项名为“私人设施研究计划”(PFR)的新举措,旨在为大学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供机会,在参与SPARC工作时获得政府资助,共同推动聚变能源的未来发展 2025-02-04

俄罗斯举办核能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及实习项目

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奥布宁斯克原子能研究所的青年教师和联合核研究中心(JINR,杜布纳)中子物理实验室的青年专家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实习项目 2025-02-04

东京大学研究揭示核辐射对混凝土影响新发现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关于核辐射对混凝土影响的详细研究成果。该研究是首批深入探讨长期暴露于辐射如何影响材料结构完整性的研究之一,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和材料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2-04

俄罗斯科学家开发等离子体密度控制系统 助力热核聚变研究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新西伯利亚)的专家为俄罗斯托卡马克 Globus-M2 开发了一套等离子体密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在2024年底的实验中成功证明了其有效运行,相关工作得到了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2025-02-04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