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科学家发现太平洋海底铍-10异常积累 或为地质历史新时间标记

2025-02-11 10:44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铍-10 放射性核素

2月10日,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HZDR)的研究小组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在太平洋海底样本中发现了稀有放射性同位素铍-10(10Be)的意外积累。这一发现有可能为全球地质档案提供一个新的时间标记,对于确定数百万年的地质年代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宇宙成因10 Be 在铁锰结壳中的生成和沉积示意图。发现大约 1000 万年前 10Be 浓度存在明显异常。这一异常现象很有可能成为晚中新世的时间标记。图片:HZDR / blrck.de

铍-10是一种由大气中的宇宙辐射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为140万年,可用于测定1000多万年前的地质年代。研究小组在太平洋深处回收的地质样本中,发现10Be的含量几乎是预期的两倍。这一异常现象可能由一千万年前的洋流变化或天体物理事件引起。

为了排除污染的可能性,专家们分析了来自太平洋的更多样本,同样观察到了这种异常现象。因此,研究小组认为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HZDR物理学家多米尼克·科尔(Dominik Koll)博士表示,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南极洲附近的海洋环流在1000万至1200万年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10Be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匀,从而在太平洋中形成高浓度;二是天体物理学原因,如地球附近的恒星爆炸或地球与稠密的星际云相撞,导致宇宙辐射暂时变得更加强烈,从而使10Be的生成量增加。

为了验证这两种假设,研究小组计划在未来分析更多样本,并希望其他研究小组也能加入这一研究。如果这种异常在全球各地都存在,将支持天体物理学假设;如果它只发生在某些地区,那么洋流变化的解释就更合理。

无论如何,这种铍-10的异常积累可能对地质铍测年具有重大意义。在比较不同的地质档案时,年代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而这种铍异常有可能成为一个可以在所有数据集中找到的时间标记,用于同步不同的地质档案。



推荐阅读

俄科学家发现刻赤海峡底部沉积物中铯-137浓度升高 或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相关

俄罗斯科学院海洋水物理研究所(位于塞瓦斯托波尔)的科学家在对刻赤海峡底部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评估时,发现铯-137的浓度有所升高,并将这一发现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联系起来 2025-02-11

俄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福岛核污水排放后鱼类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处于正常水平

俄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滨海边疆区分局发言人向卫星通讯社表示,该局专家在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后进行的监测显示,太平洋水域捕捞的鱼类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没有超过安全水平 2025-02-10

法马通和IBA将合作在欧洲和美国开发砹-211回旋加速器网络

国际核能领导者法马通(Framatome)与粒子加速器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及放射性药物生产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IBA(Ion Beam Applications SA, EURONEXT)共同宣布,双方已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欧洲和美国的α发射放射性同位素砹-211(211 At)实现工业规模生产 2025-02-08

中核四0四“钇-90提取及其微球药物生产技术”获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

历时一年多的激烈角逐,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钇-90提取及其微球药物生产技术”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 是本届大赛最高奖项,也是本届大赛中核集团取得的最好成绩 2025-02-08

俄科学家首次全面研究刻赤海峡底部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含量

据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报告,俄罗斯科学院(塞瓦斯托波尔)海洋水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首次对刻赤海峡底部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全面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大陆架研究》上发表 2025-02-07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