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伊格纳利纳核电站(INPP)新闻处报道,INPP计划建造一个放射性废物地面储存设施的缩小模型,以作为其未来主储存设施设计和安全性的测试平台。
为满足INPP的需求,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旨在构建低中水平短寿命放射性废物地面储存设施工程屏障模型的缩小版。该模型将模拟主储存设施地下室部分之一及其周围的保护屏障层系统,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仿地面储存设施不会填充放射性物质,仅用于规划主储存设施的建设。
INPP代表Jonas Kimontas表示:“在建造能够持续使用几个世纪的真正放射性废物储存设施之前,安全测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将首先测试一个较小的储存设施模型,这可以视为实施主要储存设施项目前的一次‘彩排’。”
预计该比例模型的设计将对主储存设施工程屏障的施工方法选择产生影响。此外,研究结果还将有助于识别或消除与主要地面储存设施安装技术相关的潜在风险。
“试点项目对于确保主储存设施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最大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鉴于其极长的使用寿命以及在使用放射性物质时需确保的最高安全标准,这一点尤为重要。”Kimontas强调道。
该工程屏障模型为封闭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安装完所有必要层后,其尺寸将达到宽约64米、长约64米、高约10米。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和法国也存在类似的结构。
计划中的短寿命低水平和中水平放射性废物主要地面处置库将位于维萨吉纳斯市境内一块占地45公顷的场地上,毗邻INPP的其他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该处置库将由三个钢筋混凝土模块组成,可容纳多达10万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容器,用于存放混凝土放射性废物。
该储存设施预计将于2038年填满放射性废物,并在关闭后至少运行300年。目前,INPP已配备的短寿命和极低放射性废物贮存设施已投入运行,其中储存的废物在大约一百年后将不再具有危险性,而储存设施本身将恢复为普通地形。
直到2009年,立陶宛通过伊格纳利纳核电站供电,满足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电力需求。然而,在欧盟的要求下,该核电站被关闭并开始退役工作,使立陶宛成为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