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核领域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2025-03-09 11:36     来源:中国环境APP      核聚变 中国环流三号 核技术
近日从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了解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核领域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核工业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既是世界科技前沿与战略制高点,也是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表示。

在这个人工智能爆发增长的时代,如何让核工业与科技共舞?在中国“人造太阳”创造“亿度千秒”世界纪录的背后,我们距离用上核聚变发出的电还有多远?

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将目光聚焦于科技创新方面的热点议题,为推动我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打磨基础研究“金刚钻”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首堆、多用途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首堆、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

图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中核集团供图

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国之重器,正逐渐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核心的利器。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表示:“加大核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对全面建设科技强国、提升核领域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在核工业科技创新的漫漫长路上,基础研究犹如灯塔,赋予前路光明。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主要从底层和源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辛锋向记者强调了基础研究在当下的重要性。

欲揽“瓷器活”,得有“金刚钻”。那么,如何打磨好基础研究这颗“金刚钻”?

对此,辛锋给出答案:“一方面,急需加大对基础性、前沿性理论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勇闯未知领域;另一方面,需要积极促进原创技术的转化应用,提升核工业基础研究能力,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辛锋呼吁,加大核工业基础研究投入,全力打造先进核能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核领域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投入保障,激发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和积极性。

推进核工业数据中心建设

在人工智能扑面而来的当下,“全力以赴去拥抱”是核工业应对新浪潮的态度。

近日,中广核集团、中国核电、华能集团等多家涉核企业相继宣布,已完成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全面接入企业自有的AI大模型,为核能行业提供更多智能化解决方案。

核工业与数字化技术的和谐共舞已非新鲜事,但在我国核能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以数据中心为基础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仍有困境需要突破。

“当前,核领域仍缺乏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性数据中心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核工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表示。

“推进核工业数据中心建设”是徐鹏飞关注的重点方向。他表示:“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促进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利用,从而有效降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成本,形成核工业产业链数据资产,赋能研发设计、采购、建安、调试、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提质增效。”

“希望国家统筹核工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以数据和软件为中心的核工业数据中心及数字发展生态;加强自主可控能力的建设,推动构建核工业数据内部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的机制;加强人工智能专项支持,赋能核工业产业发展。”徐鹏飞表示。

核聚变有望在2050年前后商业化发电

在我国核能发展过程中,“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是长期坚持的方向。“聚变堆”作为核能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寄托着人类迈向能源自由的美好愿景。

1月20日,中国“人造太阳”再创世界纪录。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首次实现一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人造太阳”向世界敞开大门。据介绍,在国际合作与开放平台建设方面,新一代人造太阳作为ITER“卫星装置”面向全球开放,吸引17家国际科研机构参与联合实验,提升我国在聚变技术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万物生长靠太阳,童谣里唱的“种太阳”,正在全人类的努力下从愿景走向现实。距离我们用上核聚变技术“人造太阳”发的电,还有多久?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学家段旭如在见面会上给出答案:“按照我国核能发展战略,其应用预计在本世纪中叶(约2050年前后)实现,预计2045年左右进入示范阶段,有望在2050年前后商业化发电。”

段旭如进一步表示:“‘中国环流三号’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目标是验证聚变堆物理与工程相关技术的可行性,核心任务是实现‘聚变点火’,还不是直接发电。后续,还需突破稳态运行、材料与工程、经济性等瓶颈。尽管挑战重重,但‘中国环流三号’的技术突破,已为可控核聚变能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韩美启动钠冷快堆核心技术联合研究项目

当地时间27日,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宣布,为确保未来核电技术竞争力、强化韩美战略合作,该院与美国能源部(DOE)下属的阿贡国家实验室(ANL)已于24日启动新的联合研究项目,聚焦开发钠冷快堆(SFR)先进建模、仿真和验证核心技术。钠冷快堆(SFR)采用液态钠替代水作为冷却剂,凭借高热效率与高稳定性,被视为下一代反应堆的领先类型之一。此次联合研究旨在整合双方技术优势。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具备可精确分析、验证钠冷快堆内部现象的实验基础设施(STELL... 2025-04-28

专家论道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

我相信,最迟到2030年,一定能让第一盏‘核聚变灯’在中国点亮。4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好望角科学沙龙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大科学工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总指挥李建刚说。好望角科学沙龙活动以《核能双擎: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为主题,邀请了学术界、产业界、资本界人士共同研讨裂变(小型堆)与聚变的协同关系,探索如何统筹裂变与聚变资源,形成核能创新合力。从实验装置到聚变实验堆、工... 2025-04-28

国?;岷俗迹?个核电项目 10台机组

4月27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记者多方了解,此次核准的项目具体为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福建霞浦压水堆1、2号机组,山东海阳三期工程,广东台山二期工程,广西防城港三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共计10台机组?;嵋榍康?,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兜牢核电安全保障网。据了解,台山核电项目、防城港核电项目... 2025-04-28

先进核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4月24日至25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先进核能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先进核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学术年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来自全国近60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核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进行深入研讨。中核集团、中国核学会、四川省科技厅、双流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姚刚致辞,院长、党委副书记唐传宝主持开幕式。姚刚表示,过去一年,在上级部委的关心指导下,在中核集团党组... 2025-04-27

加拿大探索林业废弃物生产清洁核能新路径

近日,加拿大核实验室(CNL)、纳米泰拉科技先进材料公司(NanoTerraTech)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研究人员携手,通过独特的合作研究伙伴关系,探索利用林业废弃物生产清洁核能的可能性,致力于开发适用于小型??榛从Χ?SMR)等先进核技术的可持续生物碳材料。此次研究意义重大,不仅为解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森林中大量需清除的地表废弃物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预防野火发生,还为这些废弃物提供了一种替代焚烧的处理方案。同时,该研究可减少... 2025-04-27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