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组织实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清华大学、华东电力设计院等十余家单位予以协助。《文件》共包括25个章节,从目标、政策与原则、总体技术指标及详细技术要求四个层次提出了1180余项、8000余条具体要求,凝练了中国在小堆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与监管等方面的智慧和实践经验。
目前,正在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建设的“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基商用模块化小堆,是我国核电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突破。“玲龙一号”具有小型化、模块化、一体化、非能动等特点,建成后不仅可用来发电,还可用于区域供热、海水淡化、工业供热等,被誉为“核能充电宝”。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海南昌江核电基地现场见证《文件》发布并表示,“玲龙一号”示范工程为全球小堆发展树立了标杆。该《文件》的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国小堆技术自主创新及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