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规划阶段,全面考虑潜在情况至关重要,白俄罗斯核工业的发展便遵循此原则。尽管白俄罗斯核电站投入运营时间尚短,但未来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RWDF)的建设规划已提上日程。根据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该设施计划于2030年建成,俄罗斯专家正积极分享相关经验。近日,白俄罗斯记者在参观俄罗斯核燃料循环设施期间,实地考察了可能作为白俄罗斯设施原型的废物处理设施。
放射性废物管理:为子孙后代负责
进入位于俄罗斯新乌拉尔斯克的国家放射性废物管理运营商废物处理场需出示两次护照:一次为原子城入口,另一次为设施本身入口。这一预防措施具有充分合理性,因该处置场目前掩埋着超过15,000立方米的3级和4级危险等级放射性废物(RW),包括建筑材料、通风系统过滤器、设备加工产生的炉渣、特殊服装及复垦土壤等。需明确的是,此类废物与乏核燃料不同,后者现被视为可再处理资源。
俄罗斯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乌拉尔斯克分公司负责人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夫表示,新乌拉尔斯克放射性废物最终隔离点一期工程已运行近10年且已满负荷,二期设施自2022年起开始接收废物,并具备全年装载能力。他强调:“放射性废物长期存在危险性,我们必须确保公民安全,遵循不将责任转嫁给子孙后代的基本原则。”
该设施采用多重防护措施,包括地质屏障、工程屏障及特殊粘土填充的废物容器空腔。容器本身及储存设施的钢筋混凝土墙均经可靠保护,墙厚约70厘米。设施实施严格监控,从废物容器抵达至储存的全过程均受持续监测,即使设施填满后仍保持观察。
现场经理指出,设施内几乎所有设备均为国产,包括起重机、起重设备、集装箱及白俄罗斯生产的剂量测定装置。白俄罗斯专家此前曾到场视察,亚历山德罗夫希望俄罗斯经验能为白俄罗斯提供借鉴。
俄白合作:技术交流与联合项目
TVEL股份公司核与辐射危险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管理主任爱德华·尼基京回忆称,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于2022年启动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合作。他表示:“2021年,我们被指定为独联体处理放射性废物、乏核燃料和退役的基地组织,首个合作国家即为白俄罗斯。”双方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磋商,确定了最具合作潜力的领域。
尼基京高度评价白俄罗斯同事的专业精神,指出白俄罗斯拥有强大的核领域专家队伍及苏联时期积累的帕米尔移动核电站建设经验。他强调:“白俄罗斯拥有非常强大的监管机构——能源部,持续培训核工业人员至关重要。”
俄罗斯专家愿意为白俄罗斯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创建专门的在线课程,涵盖废物管理的技术、监管和经济等所有方面。双方还计划合作实施“晶体和探测器”及“确保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安全”两个联合项目,后者涉及创建PZRO数字信息平台,以解决放射性废物管理问题。
Atom公司:安全为先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代表与白俄罗斯政府就放射性废物管理问题举行了多次会议,目前正积极讨论白俄罗斯PZRO的建筑规划。尼基京表示:“我们已提出建议,但最终版本将取决于场地选择,因为设计决策将由此决定。”他强调,设施必须设置物理保护措施,确保设施、废物堆积场、废物处理和处置点及行政大楼的安全。
专家指出,埋葬点队列可分阶段引入,且工程解决方案可能因废物类型而异。他解释道:“可以根据废物类型为每个特定阶段制定项目,白俄罗斯核电站运行产生的废料将运往此处。但其他企业的核废物被送往PZRO时,可能产生少量额外废物,需额外决策。”
俄罗斯联邦原子能公司正在参与评估白俄罗斯所有放射性废物流的工作,以确定最合适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综合体。尼基京指出:“如今有多种处理方法,包括燃烧炉、渗碳炉、压机等,我们将根据客户需求为每个对象单独选择技术。”
关于未来PZRO的选址,专家表示不便评论,因选址涉及多因素考量。他强调,民众必须参与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舆论因素至关重要。
白俄罗斯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规划与实施
自白俄罗斯核电站投入运行以来,放射性废物管理已成为国家环境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白俄罗斯核电站的放射性废物直接贮存在核电站内,但近期计划将其安置在专门设施中。根据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该设施将于2030年建成,除核电站废物外,还将贮存工业、医疗、科学、教育和其他组织积累的放射性废物。
白俄罗斯正在分阶段处理这一问题。2021年11月,国家元首签署法令,授权能源部建立并确保放射性废物长期储存和处置系统的运行。2023年,白俄罗斯放射性废物管理组织RUE成立,负责实施PZRO建设、运行和退役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的一系列预设计、设计和勘测工作。
2023年9月,政府批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主要措施计划,包括研究和开发工作、确定设施安置地点、开发建筑项目、进行国家审查、开发建设项目、建造设施并投入使用。作为环境影响评估程序的一部分,将举行公开听证会,其他国家也可参加。
考虑到此类设施首次在白俄罗斯实施,白俄罗斯将重点关注俄罗斯积累的实践经验。总体而言,白俄罗斯该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核与辐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