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特罗伊茨克科学研究所(隶属俄罗斯国家公司科学部门)宣布,两套基于脉冲等离子体流技术的工业产品加工装置正式投入使用。该技术系俄罗斯核科学、工程与技术发展综合计划的重要成果,2025年起纳入“新核能和能源技术”国家技术领先项目框架。
该技术通过脉冲等离子体流处理,可显著提升工业产品在复杂工况下的质量与可靠性,增强其对外界环境的抗性,并延长关键部件使用寿命。以钻井设备为例,经处理后的钻头与工具接头耐磨性、耐腐蚀性显著提升,在持续接触水与机械载荷的条件下,使用寿命与运行效率均得到优化。
目前启用的两套装置分别针对不同产品形态:一套用于复杂几何形状产品加工,采用轴向等离子流处理;另一套针对圆柱形及旋转形状产品,利用高速汇聚等离子流进行加工。这两套系统以高精度与高效率为特点,特别适用于专业领域的高标准需求。
与此同时,激光喷丸装置调试工作也已完成。该技术通过激光辐射材料表层,增加位错密度,提高金属硬度,在机械工程、核工业、石油工业、轻工业及医药产品加工领域均取得积极成果。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科学家提出的方法可将产品运行特性提升数倍,具体效果取决于材料特性。
“我们开发了脉冲等离子流与激光冲击辐射相结合的金属材料复杂加工技术,并研制了适用于各类工业产品的工艺装置。”特罗伊茨克科学研究所实验室负责人安东·库图科夫解释道,“针对低合金结构钢、特种钢、铸铁及有色合金等材料,我们优化了加工模式,并定义了钻头锁紧接头、冲头及热电偶保护套等部件的工艺操作顺序。在实际运行条件下测试表明,这些强化方法可显著提高疲劳强度、抗局部载荷及恶劣环境能力,延长航空、造船、石油、建筑等行业部件的使用寿命。”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激光技术开发领域积累深厚经验,尤其在激光硬化技术方面成果显著。例如,其机械工程部门与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联合开发的技术已应用于核电站涡轮机房泵旋转部件制造,使钢材表面硬度提升1.5至2倍,有效防止组装过程中划痕与卡滞问题。
“新原子能技术”国家技术领先项目旨在未来五年巩固俄罗斯在原子能与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实现技术主权与能源安全。该项目涵盖十个联邦项目,计划在五年内推动核工业板块转型升级,构建闭式燃料循环双组分核能系统,开发中低功率反应堆及托卡马克实验性工业热核反应堆原型。这些举措将为能源、空间技术等领域开辟新机遇,并强化核能材料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