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新闻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所核天体物理创新团队依托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BRIF(Beijing Radioactive Ion-beam Facility),首次发现20Na原子核存在奇异β-γ-α衰变新模式。
2021-02-03
《民用核设施操作人员资格管理规定》已于2020年12月25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2021-02-02
说起致癌风险,很多人最怕的就是辐射。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011年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更是进一步加深大家对辐射的恐惧。各类辐射,到底哪些会致癌,哪些又其实是无害的呢?
2021-02-02
1月31日,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尽管距离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10年的时间,但是目前该核电站事故不仅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其所造成的放射性污染却出现了扩散的现象。
2021-02-02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使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分析氢同位素的优化方法。他们的新发现可以改进对氢和其他轻同位素的快速识别和测量,这些氢和其他轻同位素在核反应堆材料和其他应用中很重要。
2021-02-02
发生核事故后,例如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事故,反应堆附近的放射性污染区对于人们进入监测辐射太危险。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发的一种新的无人机技术,将由日本福岛县当局使用,这将使这项任务变得更加容易。
2021-02-02
今天,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欢迎爱沙尼亚成为会员国的准成员,在正式通知爱沙尼亚后,该国已就授予该地位的协定完成了其内部批准程序,该协定于2020年6月19日签署。
2021-02-02
1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长春市空港国际医疗健康城项目简介及合作方简介。项目位于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以医疗资源为核心功能板块,打造 “医、教、研、康、养”五位一体的全健康产业链;以“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模式,打造以肿瘤为核心、以细分专科为特色的国际一流医疗健康城。
2021-02-01
从1940年代的直线扫描仪到现代先进的数字PET CT和PET MRI扫描仪,核医学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PET CT是肿瘤学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临床革命。
2021-02-01
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ITMO)的研究人员为核磁共振扫描仪制造了第一个漏波天线。该设备可以进行身体器官诊断,而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研究扫描仪获取的图像质量。
2021-02-01
意大利国有公司Societa Gestione Impianti Nucleari SpA(Sogin)已发布了放射性废物存储设施的67个潜在地点的清单,该公司负责拆除该国的核电站。1月5日,该清单在五家全国性报纸上公布,开始了公众咨询期。
2021-02-01
现存的铀资源充足,可支持核能长期、可持续地用于低碳发电以及工艺热应用和氢生产等其他用途。然而,持续的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给产业带来的影响以及最近铀生产和勘探活动的减少都会影响现有的铀供应。对创新开采和加工技术进行及时投资能帮助确保铀资源在有需求时能投入市场。
2021-02-01
提及核技术应用,人们往往谈“核”色变。殊不知,核技术已在环保、农业、医疗、消毒灭菌、食品保鲜等诸多领域成功应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可谓息息相关,就连女士们常常用到的面膜都与核技术有关。
2021-02-01
2021年1月25日,加拿大核实验室(CNL)宣布,已安全、成功地完成“高浓铀靶残余物材料运回美国”项目,将全部高浓铀靶残余物材料从加拿大运回了美国。加拿大核实验室称,经过近十年的工作和规划,消除了乔克河实验室园区的重大核责任。
2021-01-29
韩国原子能研究所(KAERI)的科学家已经3D打印了一个具有足够阻力特性的大型安全阀,使其能够在核反应堆中使用。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