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新闻
自然状态下,中子通常与质子结合为原子核,或以极为致密的排列构成中子星。但单个中子却极不稳定,平均在十几分钟后就会衰变为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而双中子和三中子体系更不稳定,因而科学家推测四中子体系也不会存在。
2022-06-23
我最亲爱的朋友是质子,当我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为了原子核,再环绕一定的电子就形成了大家熟悉的原子。在高温高压的太空环境中,我和我的族人可以形成中子星,不过直到现在我们是怎么聚集在一起的还没有被完全弄清楚。
2022-06-13
一个明亮、神秘的伽马射线源被发现是一颗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它正围绕着一颗正在演化为极低质量白矮星的恒星运行。这些类型的双星系统被天文学家称为“蜘蛛”,因为脉冲星在变成白矮星时往往会 “吞噬”伴星的外部部分。
2022-01-14
美国宇航局(NASA)将为X射线成像偏振探测器(IXPE)任务提供即将到来的发射前和发射活动的报道,这是第一颗专门用于测量来自各种宇宙源的X射线偏振的卫星,例如黑洞和中子星。
2021-12-06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王博等在极致密X射线双星研究领域取得进展,提出了形成极致密X射线双星的中子星+氦星模型,解释了长轨道周期极致密X射线双星的形成,并为观测上区分这类天体的起源通道提供了一种方法。
2021-09-18
文章重点介绍最有代表性的X射线源,包括中子星和黑洞X射线双星、超大质量黑洞和活动星系核、星系团,以及伽马暴、超新星和潮汐瓦解恒星事件等爆发天体。
2021-08-18
在沉睡了26年之后,一种新的超亮X射线源在银河系邻居麦哲伦云之间苏醒了。这是迄今已知离我们第二近的此类天体,亮度大于一百万个太阳之和,其研究发现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2021-08-11
1971年伽科尼等人利用第一颗X射线卫星发现了X射线脉冲星——双星系统里面的旋转中子星。
2021-08-05
上个月,eROSITA研究团队发布了该仪器获得的第一批数据,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揭示了超过300万个新发现的物体,并绘制了有史以来最详细的黑洞和中子星地图。
2021-07-29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袁长征教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Marek Karliner教授指出了一个全新的、丰富的反中子和超子来源。这些罕见的亚原子粒子对于研究从原子核到中子星的最小距离上支配物质行为的力是必不可少的。
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