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新闻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冒亚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团队合作,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
2025-01-25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Pavle Mocilac(莫帕)教授带领学院 2022 级放射化学专业 15 名本科生及3 名研究生前往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进行参观和交流
2025-01-13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公布了2024年度获批立项的“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兰长林教授牵头申报的“聚变堆燃料粒子合成诊断技术和方法研究”项目获批
2025-01-06
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青年研究员刘明珠及其合作者应邀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s Reports》上发表题为《Three ways to decipher the nature of exotic hadrons: multiplets, three-body hadronic molecules, and correlation functions》(Physics Reports,2025, 1108,1–108)的长篇综述文章
2024-12-27
探索强相互作用物质结构是当前高能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研究前沿。2003年来,BaBar、Belle、BESIII、LHCb等实验组相继报道了一系列奇特强子态,这些态超越了由正反夸克组成的介子或三夸克构成的重子的传统图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朱世琳团队和兰州大学刘翔团队合作,利用介子交换模型对强子分子态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2011年预言的隐粲五夸克态被2015年、2017年LHCb实验证实,2012年预言的双粲DD*分子态被2021年LHCb实验证实,该实...
2024-12-17
兰州大学核学院核技术与辐射防护教工党支部联合中子与实验中心教工党支部、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党支部与兰州泰基公司党支部开展“党建引领业务路,融合创新促发展”的主题党日活动
2024-12-15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他们科学地认识职业发展,设定合理的预期目标和阶段规划,并持续提升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同时推进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全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探索培养高层次核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创新模式,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4年12月5日,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总工程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4-12-11
目前,精准识别并高效分离具有相似半径和化学性质的目标稀土离子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兰州大学陈熙萌和李湛团队将工程生物膜与氧化石墨烯层结合,成功构建了一种具有高效分离性能的二维异质结通道,显著提升了钪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与筛分分离能力。利用工程化的大肠杆菌膜和氧化石墨烯层之间构建了精确的二维异质结通道,而镧离子结合蛋白(LanM)与稀土离子在异质通道中的结合能力差异及其相应的构象变化,使得能够精确识别并筛选钪离子(S...
2024-11-27
在放射性污染监测和废物管理中,如何有效、快速、稳定地处理与检测关键放射性核素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近日,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侯小琳教授、史克亮教授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重复多次使用的高稳定塑料闪烁树脂(PSresin),实现对放射性核素锝-99(99Tc)的高效分离与检测。该研究成果在《AdvancedScience》期刊发表(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11523)。塑料闪烁树脂是一类对目标...
2024-11-15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黑东炜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王芳卫研究员分别致欢迎辞。西北核技术研究院陈伟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王芳卫研究员、近代物理研究所周小红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梁红伟教授、兰州大学姚泽恩教授和四川大学韩纪峰教授分别作了特邀报告。
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