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闻
航天育种能大幅提升种子变异率,选育优良品种。
2022-06-16
此外,积极探索航天育种,实施了占地550亩的航天循环农业项目,联动发展数字产业,培养新型育种人才。2021年6月17日,平邑县“中花一号”金银花种子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太空漫游3个月后返回,开启了金银花的航天育种工程。
2022-06-14
“非常开心,我们的甜菜种子再次搭乘神舟飞船飞向太空。”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甜菜高品质品种改良团队”吴则东研究员比别人更多一份兴奋。由他们团队培育的一对甜菜单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率100%)和保持系种子,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开始启动空间搭载实验。
2022-06-06
据了解,2021年10月16日,一批凤凰单丛茶茶种通过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载神舟十三号进入浩瀚太空,历经183天回到地面,于2022年4月16日在京开舱取出。这是凤凰单丛茶茶种首次参与航天育种工程项目,也是我国目前驻留太空时间最长的茶种。
2022-06-02
云南从2012年左右开始航天育种相关工作,在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等多次发射任务中,选送了中药材、花卉、核桃、咖啡、普洱茶等百余个品种的种子、枝条、菌种“搭车”上太空,共计5400多克。
2022-05-30
同时,创建了高通量测量生菜抗氧化物的方法,并构建生菜多酚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新技术,使用杂交和诱变技术创新生菜优异资源近2万份,选育出高多酚含量的浩农1号等3个新品种。
2022-05-25
双方将把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农业领域,以在太空育种的辣椒、南瓜、草莓、番茄、黄瓜和由中国科学院培育的菊苣、蛹虫草、蓝莓、树莓、药用植物等作物为栽培对象,利用航天种植养殖技术、航天负碳管理系统及农业智能机器人、航天生态循环农业系统等科技成果,保证农作物的高质、高产。
2022-05-25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简单来说,让种子先“上天”再“入地”,经过筛选、杂交、鉴定等,最终形成新种质资源的过程就是太空育种。
2022-05-09
通过农作物国审品种24个,省级以上审定作物新品种超210个,新获批兽药类批件证书7件,“太空香稻2号”问世,中科院斑马鱼技术研究产出体量全球第一。
2022-04-22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通过航天育种已经筛选新材料1200多份,培育水稻、小麦、大豆、蔬菜等新品种260多个,年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更重要的,中国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五个必由之路”,有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创造的精神财富。
20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