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闻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简单来说,让种子先“上天”再“入地”,经过筛选、杂交、鉴定等,最终形成新种质资源的过程就是太空育种。
2022-05-09
通过农作物国审品种24个,省级以上审定作物新品种超210个,新获批兽药类批件证书7件,“太空香稻2号”问世,中科院斑马鱼技术研究产出体量全球第一。
2022-04-22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通过航天育种已经筛选新材料1200多份,培育水稻、小麦、大豆、蔬菜等新品种260多个,年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更重要的,中国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五个必由之路”,有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创造的精神财富。
2022-04-14
当前,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推动种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发生着深刻变革。
2022-04-13
Jitendra Singh 博士说,核能和辐射的应用在电力生产、农业、医药、健康、食品保鲜、改良种子品种、水净化技术、城市垃圾管理技术、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业应用和辐射技术,尤其是石油工业。然而,他感叹核能的大多数社会应用并不为人们所了解。
2022-04-10
伊朗核负责人还宣布,在 4 月 9 日的伊朗国家核技术日,该国将公布其“核工业综合战略发展文件”,以及其在卫生、农业和食品领域的最新核相关成就。辐照。
2022-03-25
当天在现场参会的全国政协农业界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十分关注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在他看来,发展特色农产品、推进特色农产品辐照产业,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意义深远。
2022-03-1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有害生物防控创新团队联合多组学分析和同位素标记法,揭示了生物炭调控熏蒸剂消毒后土壤微生物群落恢复及土壤氮代谢的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危险材料》上。
2022-03-07
将水果和蔬菜从种子送到盘子里是一个障碍,涉及到驾驭气候变化、病虫害、土壤和水污染、荒漠化以及最终确保食品安全消费和出口的高级别控制。对于所有这些挑战,核科学提供了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原子能机构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合作,利用核技术支持各国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条件下生产水果和蔬菜,并帮助它们满足和维持国际食品安全要求,以保留和扩大其出口市场。随着联合国国际水果和蔬菜年今天正式结束,以下是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
2022-02-25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的科学家以及奥地利和比利时大学的同事本月发表的一项研究,强调了在坦桑尼亚阿鲁沙利用核技术发现和评估香蕉植物的干旱压力的方法。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