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分子新闻

俄科学家成功合成首个稳定顺磁性镓烯化合物

近日,来自俄罗斯科学院拉祖瓦耶夫化学研究所(位于下诺夫哥罗德)及G.A.有机金属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成功合成首个稳定顺磁性镓烯化合物。该化合物基于苊-1,2-二亚胺配体,其大分子取代基有效抑制了镓烯的二聚化过程。非过渡金属的低价衍生物是金属原子相对于其最高价具有较低氧化态的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常用于催化、新型功能材料的合成,也可作为研究金属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特性的模型。在俄罗斯科学院IMC获得的低价镓衍生物同时具有两个氧... 2025-04-16

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范德比尔特大学探讨生物医学合作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保罗·兰根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范德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合作机会时致开幕词。图片来源:Michaela Bluedorn/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美国能源部近日,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科学家邀请范德比尔特大学同事参与基础科学研究研讨会,旨在探讨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潜在合作。3月6日,研讨会汇聚了范德比尔特医学院基础科学系专注于药理学、分子生理学、蛋白质动力学及生物化学... 2025-04-16

德研究团队突破单粒子衍射成像技术难题 助力分子结构解析

光学激光器可用于对准复杂的生物分子,实现单分子成像近日,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合作,在单粒子衍射成像(SPI)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技术利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重建纳米粒子和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但传统方法需对数十亿个粒子成像,且图像清晰度受限。此次研究通过激光诱导取向技术显著改善了分子成像效果,为解析蛋白质等大分子结构开辟新路径。激光诱导取向技术基于分子各向异性极化率与激光... 2025-04-13

GE医疗完成收购日本放射性药物公司Nihon Medi-Physics

近日,GE HealthCare宣布已从住友化学手中收购了日本Nihon Medi-Physics(NMP)剩余的50%股份,从而实现了对该公司的全资控股。作为GE HealthCare的一部分,NMP将能够进一步发挥其在开发和制造专有及授权放射性药物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药物主要用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分子成像程序,以支持疾病的检测和诊断。GE医疗集团药物诊断(PDx)部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evin O'Neill同时出任NMP总裁。他表示: 2025-04-02

中国学者首次分析揭示质子内部横动量依赖的螺旋度分布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横向核子层析合作组—在质子自旋结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成功提取了质子中横动量依赖的部分子螺旋度分布函数(TMD helicity distributions)。这一研究成果以First Extraction of Transverse-Momentum Dependent Helicity Distributi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自上世纪80年代质子自旋危机揭示夸克自旋仅 2025-03-31

中广核技年产3万吨改性高分子材料建设项目正式投产

3月25日,中广核技下属中广核俊尔(中山)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年产3万吨改性高分子材料建设项目投产仪式在中广核大湾区高分子材料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举行。中山市东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雄,党委委员、副镇长卢钢锋,中广核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杨凌浩,中广核俊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磊,中广核高新核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乐观,中广核俊尔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相军等出席活动。新项目使用面积18000㎡,由中山俊尔公司负责运营,计划一期启用12条生产... 2025-03-28

核技术上榜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上榜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月27日,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上榜。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结型能量转换器的锕系微型核电池架构,在分子级别上将放射性核素与能量转换单元紧密耦合,并结合光伏技术实现了辐射衰变能到电能的高效转换。这一成果奠定了高能量转换效率微型核电... 2025-03-28

伯克利实验室成功合成新分子“锫三明治” 或助安全处理核废料

经过一年的精心策划,超稀有放射性元素锫的微观样本近日抵达伯克利实验室。在这批锫无法使用之前,研究人员仅有48小时的时间进行实验。一组近20名研究人员集中精力,致力于创造一种全新的分子。2025 年 3 月 21 日星期五,首席研究员 Stefan Minasian(左)和 Polly Arnold 站在加州伯克利市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实验室里,他们在这里发现了 Berkelocene (Bk) 分子。这一发现是在著名化学家 Glenn Seaborg 创建 Berkelium 的实验室中发现的... 2025-03-26

近代物理所揭示重离子治癌重要微观机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生物分子团簇中观测到重离子辐照导致的分子间能量及质子转移级联机制。该机制被认为是重离子治癌生物学效应优异的重要原因。相关成果于3月11日作为亮点论文发表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s Review X,并被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杂志在线报道。重离子治癌是目前最先进的放射性治疗手段,其生物学效应显著优于X射线等传统放射疗法,导... 2025-03-18

桂医附院核医学科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

近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付巍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林岩松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核医学国际权威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上发表(中科院一区,IF 8.6)。这是继2022年12月桂医附院核医学科研究成果首次在《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上发表后再度荣登该国际核医学顶刊。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攀升,中高危DTC的术后管理策略备受争议。尽管碘-131辅助治疗被广泛纳入临床... 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