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新闻
近日,原子能院核安全研究所成功建立了基于反应堆厂房内的三维辐射场仿真及实时动态展示方法,可用于在核设施场所内开展设计优化和预测、辐射安全评估、应急响应演练、教育培训等工作,有力提升了现场辐射防护的智能化、安全化水平,为设施运行、检测维修和应急过程中的人员剂量管理,以及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3-07-11
在原子能院,双方介绍了发展历程、核心优势、未来产业规划等情况,并就在资产管理、核技术应用、后勤服务改革、原子能院综合科研楼物业服务等方面,如何发挥各自产业优势、深挖合作潜能开展了深入交流。
2023-07-07
继该任务之后,今年晚些时候,原子能机构将开展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管理、退役和补救综合审查服务(阿耳特弥斯)任务,该任务将评估该国的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管理、退役和补救计划。
2023-07-05
高能所副所长曹俊研究员等授课教师在随后的课程中讲解了包括中微子振荡唯象学、中微子探测技术、反应堆和加速器中微子实验、大气和太阳中微子实验、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标准模型、量子场论与有效场论、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等基础知识,以及轻子生成机制、轻子味对称性、中微子天文学和宇宙学、中微子与原子核相干散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矩阵元、中微子与暗物质等前沿专题。
2023-07-05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研究室设计出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兼具高容量、优异循环和快充性能的正极材料。
2023-07-05
“前不久,我们用‘超级天平’测出12个高精度短寿命原子核的质量,这对发现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探索元素起源,意义重大。”王猛自豪地说。
2023-07-04
该研发结果表明,使用场发射电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原子探针等对单一纳米微粒成分做定量分析,结合纳米微粒的形态、结构、聚合关系、超微观生态效应等预测隐伏矿床,能获得更精确的关于隐伏矿体信息。这是中国科研人员发明、中山大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一项找矿技术,也是一项原始创新的国际领先技术,对隐伏矿床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2023-07-04
近日,由原子能院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以及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展了“处于等离子体环境中7Li(D, n)(氘离子与锂-7离子发生聚变反应产生中子)天体物理S因子的首次实验测量”研究,为未来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测量核反应参数提供了研究参考,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和激光核物理相关研究在核物理基础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和数据支撑,促进了学科间的发展和交叉融合。
2023-07-04
6月30日,中核集团召开乡村振兴及定点帮扶工作专题推进会,中国原子能荣获中核集团“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
2023-07-04
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原子能院精心策划九大领域活动内容,点面结合、多层级联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提升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文化素养,安全水平持续改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氛围。
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