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新闻
英国核工业协会 (NIA) 已向英国政府申请对劳斯莱斯 SMR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做出合理性裁定,这是英国运行新型核技术所必需的裁定。这是英国首次申请对反应堆设计做出合理性裁定。劳斯莱斯 SMR 发电厂效果图(图片:劳斯莱斯 SMR)英国法规要求,任何产生电离辐射的新做法都必须经过对其潜在益处和潜在危害的评估。我们的申请表明,反应堆产生的清洁、稳定、灵活的电力所带来的好处将远远超过任何潜在风险,无论如何,这些风险都受到设计中内置的强...
2024-07-20
芬兰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开发商 Steady Energy 与 Kuopion Energia 签署了为期一年的前期规划协议,旨在建造一座小型核电站,于 2030 年代初开始在库奥皮奥市进行区域供热。LDR-50 区域供热 SMR(图片来源:Steady Energy)根据协议,库奥皮恩能源公司将对潜在工厂选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估。Steady Energy 指出,在环境影响评估过程中,将进一步确定工厂的合适地点,并补充说,一般来说,城市中的合适地点包括现有的工业用地。Steady Energy 表示:投资决定将
2024-07-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大型强子对撞机上CMS和ALICE实验探测器升级项目年会在安徽省潜山市召开。 在本次会议中,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桥汇报了大型强子对撞机上CMS和ALICE实验探测器升级项目的年度进展情况,课题组长和子任务负责人赵京周、王大勇、孙小虎、殷中宝教授等分别汇报了各个课题的升级及研制进展。与会专家对项目年度进展情况展开了充分的讨论,肯定了项目在CMS和ALI...
2024-07-20
依据中新网7月18日消息(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根据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刘永在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的最新发言,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发展路线规划显示,预计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使聚变能源惠及千家万户。 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在热堆-快堆-聚变堆的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中,聚变堆是远期建设的主力堆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强调,核聚变能是颠覆性的核能技术,一旦成功,将...
2024-07-19
近日,新加坡Sai. Tech公司分别与苏州东仪核电股份有限公司(Suzhou East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和昆山市三维热交换器有限公司(Kunshan Three-Dimensional Heat Exchanger Co. Ltd)签署了关于Heatnuc产品的谅解备忘录(MOU),旨在加强小型堆(SMR)行业内的合作。此次合作旨在增强Sai. Tech在中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推动该地区的本地化发展。Sai. Tech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可持续分布式比
2024-07-18
近日,全球首批含有铀钚混合氧化物(MOX)燃料和次锕系元素的燃料组件已装入俄罗斯别洛雅尔斯基(Beloyarsk)核电厂4号机组(BN-800快堆)。次锕系元素是乏燃料中放射性毒性最强、寿期最长的成分。在与俄罗斯联邦生态、技术与核监督局(Rostekhnadzor)协调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矿业与化学联合企业(MCC)制造的3个含有镅-241和镎-237的实验性MOX组件装入别洛雅尔斯基4号机组,这些燃料组件将在3个微型运行期(暂定为一年半)进行试验性...
2024-07-18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江玉海及其研究团队取得一项新进展。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利用库仑重塑太赫兹辐射探测电子运动和核心势。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7月11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A》上发表。 电子的运动性质以及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信息被编码为强场感应辐射,其波长范围从太赫兹(THz)延伸至极紫外区域。该研究团队通过实验测量了双色激光场中太赫兹产率与椭圆率以及脉冲间相位延迟的关系,并通过轨迹计算建立了太...
2024-07-17
为加强核设施建造阶段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建设、总包、监理三方单位责任,确保医用同位素试验堆(以下称溶液堆)新堆首堆建造质量安全受控,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南监督站)组织对中国核动力院溶液堆开展质保专项检查,生态环境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参加检查活动。检查前,西南监督站强化业务能力准备,提前学习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编制专项检查程序,并就部分问题...
2024-07-15
7月12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副总干事罗德隆一行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访问交流,共谋核聚变能源发展宏伟蓝图。本次访问交流旨在加强双方合作关系,增进双方了解和共识,为推动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刘叶对罗德隆副总干事一行访问西物院表示热烈欢迎。在中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第三代聚变平台——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现场,刘叶详细介绍了西物院在核聚变领域的最新进展,强调了这一项目对于中国乃至...
2024-07-15
本报讯(记者叶满山)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的科研人员与来自法国、芬兰、南非和英国等国家的合作者首次成功建立了β缓发质子核镧-120的激发态结构,在质子滴线原子核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和形状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快报B》。理论预言,当位于中重质量区的原子核靠近N=Z线时,质子-中子相互作用会增强,并对激发态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原子核可能伴随形状的演化呈现出橄榄球(长...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