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研究新闻
近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所(CEA IRFM)科学主管Garcia Jeronimo应邀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开展为期半个月的访问交流。
2023-07-19
6月16日,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桥一行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称“西物院”)访问。双方就核聚变研究规划及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工作等内容开展了座谈交流。院党委书记张必祥主持会议。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理事长刘永,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秘书长段旭如参加会议。
2023-06-20
中国第一座“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核聚变实验装置安装平台、预试环流器装置……在位于四川乐山的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内,依托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装置旧址而建的中国核聚变博物馆讲述着中国受控核聚变研究的历程。中国核聚变博物馆馆长王相星近日接受采访时称,这个时代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3-06-01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带来了以《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点亮能源梦想》为题的演讲。在钟武律看来,可控核聚变研究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他表示,可控核聚变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之一,是目前认识到的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开发聚变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工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3-05-19
磁约束聚变能研究成为中科院首个正式启动的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旨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络。经过半个世纪的创新积累和蓬勃发展,依托合肥超环(HT-7)、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EAST辅助加热系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四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磁约束聚变研究基础好、成果多、前景广,合肥科学岛成为全球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
2023-05-09
以氘氚为燃料的可控聚变研究近期取得了重大进展[1-7]。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即NIF装置)的激光核聚变实验相继实现了燃烧等离子体、点火以及净能量增益(输出聚变能量大于输入激光能量);欧洲联合核聚变实验装置(即JET装置)的氘氚核聚变实验也产生了59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
2023-05-04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3日报道,在核聚变研究领域,中国的存在感正在提高。核聚变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有望在本世纪40年代以后实现实用化。对重要专利的统计发现,中国排在首位,领先于美国(第二位)和日本(第四位)。
2023-02-24
托卡马克先进运行模式是当前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热点之一。
2023-01-09
猪心植入病人体内标志器官移植新水平;韦布望远镜拍摄到宇宙早期星系;地外存在“生命之源”首次确认;“四中子态”迄今最明确证据发布;人工智能从设计蛋白到作画聊天成果频出;干细胞培育出全合成小鼠胚胎;航天器撞击小行星有助地球免遭威胁;中国空间站历史性完成“合体”;量子计算研究从模拟虫洞到隐形传态获突破;核聚变研究首次实现“净能量增益”。
2022-12-26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所长、HL—2M实验负责人钟武律表示,衡量核聚变装置及核聚变研究水平有3个参数:燃料的离子温度、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只有3个参数的乘积超过特定数值,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核聚变。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