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新闻
2025年1月27日至31日,第十一届国际会议“激光、等离子体研究与技术——LaPlas-2025”在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成功举办
2025-02-06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范薇研究员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吴福源副研究员和中国人民大学王伟民教授针对双锥对撞(DCI)点火方案的纳秒激光时空调控能力提升开展研究
2025-02-06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科学家将国家点火装置(NIF)所发射的高功率激光与超轻金属泡沫巧妙结合,创造出迄今最亮的X射线
2025-01-17
中科大核学院的时银教授长期致力于携带OAM的强涡旋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2025-01-15
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激光核物理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合作,研究了钬-157,159(157,159Ho)、铥-163,165( 163,165Tm)光质子反应道对p-核镝-156,158(156,158Dy)、铒-162,164(162,164Er)核合成的影响
2025-01-13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旗下的圣彼得堡中央机械工程设计局(TsKBM)近日宣布了一项重要技术创新进展,该局已开始使用协作机器人对钢制挡圈进行激光焊接的实验设计工作。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在核能及相关工业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也预示着未来核设备制造效率和质量的大幅提升
2025-01-09
2022年,随着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首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可实现净能量增益,全球对惯性约束聚变的兴趣迅速增长。而作为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阵营的代表国家,德国也从2022年开始逐步探索惯性激光聚变路线。近日,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BMBF)资助的IFE Targetry HUB(Inertial Fusion Energy Targetry HUB for DT Inertial Fusio
2025-01-08
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动态温度变化的研究是一个关键课题,特别是在极端条件下的材料行为研究中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温度测量手段,比如激光热成像和相位对比热成像,虽然能够提供表面或浅层温度分布的图像,却难以对材料内部特定元素的温度进行精准探测。这一技术瓶颈限制了对复杂动力学过程的深入理解
2025-01-06
专注于探索商业聚变最科学先进道路的Focused Energy公司,与国际超快激光器领域的领导者Amplitude,共同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两款激光系统超越当前惯性聚变能的最先进水平,这一合作得到了德国联邦突破性创新机构(SPRIND)的支持和资助
2025-01-03
硬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注入器顺利通过项目经理部组织的束流性能测试验收,标志着我国高重频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