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芳新闻
王贻芳对与南京公司长期的合作历程进行回顾,感谢合作组成员完成了光电倍增管的研发,为江门中微子实验、高海拔宇宙观测站实验、锦屏中微子实验等诸多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希望能在合作组的努力下,为更多大科学工程装置的核心探测器件国产化做出更多贡献。
2023-01-19
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北京谱仪Ⅲ(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2022年冬季会议线上召开。来自中国、巴基斯坦、德国、印度、美国、泰国、英国、意大利、波兰、荷兰、智利、俄罗斯、土耳其、瑞典、韩国等国内外合作单位的超过200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高能所所长王贻芳参会并致欢迎辞。
2022-12-14
上世纪50年代,大量新粒子被发现,粒子物理从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以及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其研究范式是以实验现象为指引。自60年代末“标准模型”被提出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范式变成了通过实验去发现和验证标准模型的预言。
2022-12-07
“在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这种具有超高技术指标要求的大装置的牵引下,国内已有技术水平可以更上一层楼,同时国内没有的技术有望实现国产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表示,基础研究在未来可能会创造意想不到的效益,如果基础研究做不好,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2022-12-05
矩阵式管理不仅为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研究和管理打开了通道,也有助于科研人员个人的学术发展。由于行政组依据专业来划分,因此,物理研究、探测器研制还是机械、控制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员,都可以与同行讨论学术和业务问题,使个人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2022-10-09
王贻芳此行在东莞研究部现场了解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合作谱仪以及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各项工作的进展,他要求研究部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平台的条件,与所本部共同努力,推进高能所的高质量发展。
2022-09-27
在研讨会中,王贻芳回顾了发展国产硅探测器的历程,充分肯定了高能所与微电子所在研制同步辐射成像硅像素探测器与LGAD高时间分辨传感器上卓有成效的合作。
2022-09-13
在光电倍增管实验室,王贻芳向求真师生介绍了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当前的研究成果以及光电倍增管在冶金、电子、机械、化工、地质、医疗、核工业、天文和宇宙空间研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022-07-11
非常荣幸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介绍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作为一名多年参与设计、建设、运行和使用大科学装置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我向大家报告一下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现状,并结合我的工作体会和认识,谈谈有关思考和建议。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