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新闻
近日,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以G.I.命名核物理研究所分支)及SKIF集体使用中心的科研团队,正致力于开发一款独特的干涉仪,用于精准测定SKIF同步辐射源的关键参数——超低发射率。SKIF在周期性同步辐射源中,凭借其独特的、历史最低的发射率特性脱颖而出。据悉,该干涉仪预计于2025年底与SKIF储存环同步投入运行。带电粒子束SKIF的模拟图像发射率作为循环同步辐射源电子束的核心参数,其数值越小,光源的亮度则越高。...
2025-04-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室贾宇研究员与合作者在粒子物理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首次提出在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研究新型量子干涉效应。该成果于4月7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41901)。该研究聚焦于电子-正电子对撞机中双光子融合产生强子的过程,以双光子产生π介子对为基准过程,提出了一类全新的方位角相关观测量。研究发现,由于电子和正电子束流发射的准实光子具有强线性偏振特性,在横向动量依...
2025-04-12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27日正式启动加速器、光束线站带束带光联合调试。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我国首个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是目前全球设计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次技术调试,HEPS储存环的束流流强已突破40毫安,电子束流发射度成功降低至93皮米弧度。电子束流发射度可以衡量电子束的精细程度——数值越小,说明电子束在横向扩散越少,所有...
2025-03-28
水是生命之源,而我国却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面对这一挑战,《绿能密码·善用自然的能量》第四集《善用自然的能量?水的守护》带大家深入黄河最难治污的化工园区,探索电子束辐照技术如何让臭水变清流,守护母亲河的生态密码。在山东东明工程塑料产业园,每天有3万吨化工废水涌入第二污水处理厂。这些水中混合着制药残留、电池废液和农药副产品,传统AAO工艺对此束手无策。然而,中广核加速器科创中心的团队迎难而上,将电子束辐照技术如同...
2025-03-18
近日,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科学家在激光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产生了峰值功率相当于一百万个核电站能量的激光脉冲。这一成果在《物理评论快报》在线发表的论文中得到了详细介绍。据研究小组介绍,此次产生的激光脉冲峰值功率达到了一千万亿瓦,创下了此类装置历史上的最高纪录。这一成就得益于科学家对电子束的精确控制和加速,使其达到了光速的99%,并通过特殊技术进行了压缩和修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功率指...
2025-03-18
近日,新西伯利亚州西伯利亚环光子源共享使用中心(SKIF共享使用中心)的直线加速器成功发射,这一事件被誉为2024年度最为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来自俄罗斯最现代化的大科学级装置的电子束顺利通过了长达25米的直线加速器,所有参数均达到了设计预期,并由荧光传感器系统、光谱仪和法拉第杯等设备进行了精确记录。SKIF共享使用中心是一个集科学家与建设者于一体的综合性设施,致力于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谈及SKIF项目时,TITAN-2控股公司负...
2025-03-13
红外激光产生电子束,而光学激光则用于对由此产生的不稳定性进行成像。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近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他们首次成功拍摄到罕见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现象,捕捉到高能电子束形成意大利面条状细丝的画面。这一发现为等离子体粒子加速器和聚变能研究提供了重要见解。等离子体是一种超热的带电粒子混合物,当粒子流发生变化时,会出现不稳定性,导致一些粒子聚集成细丝。这些细丝会产生磁场,进一步破坏等离子体的...
2025-03-10
近日,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一组物理学家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成功创造了有史以来电流和峰值功率最高的电子束。这一成果标志着在加速器物理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5-03-04
近日,托木斯克理工大学(TPU)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G.I.Budker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科学家们共同开发出了一种利用快电子束超快速合成高熵陶瓷的技术方法。这一成果已在《国际陶瓷》杂志上发表,并得到了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资助。在强大的快速电子束中,单滴液体(a)、具有横向裂解的液体(b)和合成高熵陶瓷碎片(c)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由文章作者提供据悉,专家们成功获得了一种基于氧化物陶瓷且具有独特强度和耐热性能的材料。...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