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磁约束新闻

多途径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心团队在高约束模台基区微观湍流与输运机制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近日,多途径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心团队在NF杂志上发表了EAST装置上H模台基附近GAM带状流研究成果。文中报导了以台基顶附近同时出现GAM和宽谱准相干模QCM出现为表征的稳态高约束模式,其H98因子可达1.2-1.5,典型的只有QCM出现的放电其H98因子只有~0.8-1.2,且大部分<1.0,见图1,所有数据来源于EAST-2018年度等离子体实验。研究发现,这种运行模式基本运行参数区间为高q95、高温度的等离子体放电中:当q95>6时,这种模式可以长期维持,并通过增强Da辐射... 2025-01-2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成功召开

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项目“面向聚变堆的先进偏滤器位形实现和控制方法研究”课题绩效评价会在蓉顺利召开 2025-01-21

瞄准惯性约束 德国正加码激光聚变技术开发

2022年,随着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首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可实现净能量增益,全球对惯性约束聚变的兴趣迅速增长。而作为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阵营的代表国家,德国也从2022年开始逐步探索惯性激光聚变路线。近日,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BMBF)资助的IFE Targetry HUB(Inertial Fusion Energy Targetry HUB for DT Inertial Fusio 2025-01-08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兰长林教授牵头的技部“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项目获批立项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公布了2024年度获批立项的“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兰长林教授牵头申报的“聚变堆燃料粒子合成诊断技术和方法研究”项目获批 2025-01-06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发“钨霰弹枪”技术 有效缓解聚变反应堆失控电子问题

失控电子可以摆脱磁约束并撞击反应堆壁。(代表性图像)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解决聚变能源开发中的一个关键难题:如何缓解失控电子的有害影响。这些电子由聚变反应堆内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引发,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聚变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将较轻的原子核聚变成较重的原子核,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家需要创造一种过热等离子体,其温度超过1.5亿摄氏度,此时电子会从原子中剥离出来。然而,... 2024-12-30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聚变堆条件下台基物理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珠海召开

2024年12月20-21日,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五个青年科学家项目2024年度交流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 2024-12-24

悬浮偶极场磁约束迎来里程碑,OpenStar Technologies超导磁体制造完成

10月27日,位于新西兰惠灵顿的商业聚变公司OpenStar Technologies宣布,其计划建造的悬浮偶极场反应堆(LDR)的核心部件-超导磁体Junior已制造完成并开始通电测试,这也标志着悬浮偶极场聚变装置迎来了首个里程碑时刻。Junior重达半吨,呈甜甜圈形,由14个使用ReBCO超导体的非绝缘线圈组成,每个线圈缠绕长达100圈,交替使用高温超导胶带和焊膏层,然后将线圈放入温控烘箱中,以均匀分布焊料。为了保证质量,它们在液氮(77K)中进行了测试并使用FEM(有限元... 2024-11-02

新型仿星器设计为未来聚变电厂指明方向

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清洁和安全能源的一个有富有前景的选择。聚变研究最先进的形式是在数百万摄氏度下对等离子体进行磁约束—被称为磁聚变。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专注于两个主要概念:托卡马克和仿星器。托卡马克产生甜甜圈形状的等离子体,并已在聚变电厂的实验中取得了许多重要里程碑。目前正在法国南部建设的国际实验反应堆ITER也是根据这一概念建造的。尽管取得了进展,但与仿星器相比,托卡马克有一个主要缺点:为了运行,它们需要一个强大的... 2024-10-23

美国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提议建造一个“灵活”的仿星器设施

2024年7月26日,在《物理世界》(PHYSICSworld)发布的新闻稿中,一群美国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议:建造一个灵活的仿星器设施。这个提议不仅标志着聚变能源研究的一次重大飞跃,而且也代表了对现有磁约束聚变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考。以下为报道内容:德国的Wendelstein 7-X装置于2015年开始运行,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和实验成果(图片由MPI for Plasma Physics/Jan Michael Hosan提供)来自美国顶尖等离子体研究机构的... 2024-08-08

中韩核聚变领域双边合作联合协调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在蓉召开

近日,中韩核聚变领域双边合作联合协调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JCM-11)在中国成都召开。JCM旨在加强中韩双方在磁约束核聚变及相关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联合实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多边合作与大科学计划处负责人李沛率领中方代表团出席本次会议,科技部核聚变中心副主任杨雪梅主持会议。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