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源新闻
加速器质谱(AMS)是结合了加速器和质谱的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在加速器的离子源中电离
2025-01-16
俄罗斯以 G.I. Budker SB RAS 命名的核物理研究所发表文章成功创建了尖点离子源的原型,即具有尖状磁场结构
2024-12-26
10月26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常温前端成功调试出束,能量和流强达到设计指标,标志着HIAF项目从加速器装置装配阶段逐步迈入系统级联调阶段。HIAF直线加速器注入器主要由常温前端与超导直线加速器构成。其中,常温前端集成了包括强流高电荷态ECR(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低能束运线(LEBT)、RFQ(射频四级)加速器及中能量束流传输线(MEBT)等多个子系统。本次测试中,科研人员采用一台18 GHz高...
2024-10-30
2022年,QST和住友重工(SHI)成功创建了使用氖、氧、氦离子等的多离子源系统,安装在位于千叶的重离子医疗加速器(HIMAC)。在新系统中,比碳重的氧气被照射到肿瘤的病灶中心,而比碳轻的氦气被照射到更接近正常组织的区域。通过分析剂量分布和生物效应分布,与仅照射碳离子的情况的比较,使用不同的离子束流更有效。
2024-04-20
主要从事离子加速器物理及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高电荷态离子源、质子超导直线加速器和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等研究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他主持研制成功全超导、全永磁和常温线圈磁体的新型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产生了绝大部分从氧到铀元素高电荷态重离子束流强度的世界纪录﹔主持研制成功用于重离子束治癌的高性价比紧凑型回旋加速器注入器,为我国首台重离子治癌装置的研发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3-02-27
“型谱化高流强质子回旋加速器自主研发及创新应用”成果系统构成复杂、技术难度大,总体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紧密围绕高流强紧凑型回旋加速器的自主研发和若干创新应用,创建径向调变磁场梯度强聚焦理论、强流束流动力学算法和软件;发明等时场和非理想谐波场垫补新方法,有效提高轴向聚焦力;解决回旋加速器“馈管-腔体”耦合振荡、动态负载变化、载束打火自动恢复等核心技术问题;自主研发新一代负氢离子源,实现中心区到引出区束流动力学匹配,以提高注入和引出效率。
2022-11-25
近日,由原子能院联合中科院近物所研制建设的18GHz高电荷态常温ECR(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成功出束,设计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2022-01-18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快速分析与检测研究组(102组)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在微型质谱仪的大气压进样接口中发现了摩擦电离现象,并且通过改变粗糙度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微型质谱仪的电离效率。
2021-12-07
质谱仪从 20 世纪 20 年代出现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一开始用于测量原子质量,随着高分辨率质谱仪出现用于有机化合物分析,随后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出现开始应用到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离子源技术获得快速发展,质谱仪开始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
2021-11-26
强激光离子源具有比传统射频源高三个数量级以上的加速电场,有望实现加速器的小型化、商业化,在聚变能源、医疗健康、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