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新闻
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获悉,由该所建设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
2025-01-14
来自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NUST MISIS)和俄罗斯联邦核能研究所(JSC NIIEFA)的科学家团队联合展示了如何使用混合增材制造技术生产具有改进性能的钨铜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被设计用于聚变工厂中的等离子体组件(PFC),有望提高聚变反应的效率
2025-01-13
一项国际研究合作在德国加兴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ASDEX Upgrade托卡马克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结合了实验工作、建模和模拟,深入研究了高能离子如何影响ELM,并揭示了它们行为的新见解
2025-01-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委托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进行PF5线圈堆叠、体绝缘包绕及VPI制造的关联业务公示。公告显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宋云涛老师委托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进行PF5线圈堆叠、体绝缘包绕及VPI制造。PF5 线圈由 NbTi CICC 导体绕制而成 ,由10 个子单元构成,包含绕组、氦管、Tail、接头等工艺。线圈堆叠、体绝缘包绕及 VPI 是线圈制备重要的工艺...
2025-01-13
最新一期《Natural Physics》期刊发表了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的科研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高能离子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边缘局域模(ELMs)产生的影响。论文题目为《Effect of energetic ions on edge-localized modes in tokamak plasmas》。
2025-01-11
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与美国能源部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作宣言,重申了双方对PPPL超过70年的坚定承诺。PPPL是由美国能源部资助并由普林斯顿大学运营的国家实验室,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2025-01-09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取得新进展,其子系统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完成首轮测试实验,最大测试电流达到稳态48kA。实验结果表明:该设施全面达到设计指标,成为国际尺寸最大、实验条件最完善的大型超导磁体动态性能测试系统。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目标是建成大型超导磁体及实验系统,开展针对未来聚变工程堆运行工况下,超导中心螺管磁体强电磁场、高压快速变...
2025-01-08
一项在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200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Summit上进行的模拟研究,可能为国际核聚变工厂ITER中的托卡马克装置内失控电子问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该研究成果由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刘昌(Chang Liu)及其团队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2025-01-08
韩国聚变能研究所(KFE)与捷克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PP)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装置运行、聚变能数字工程等领域展开密切合作和研究(更多信息请查阅:韩国与捷克携手加强聚变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合作)。后者目前正在建设捷克的中型高场托卡马克装置-COMPASS Upgrade,预计将在2025年正式投入运行
2025-01-04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为下一代“人造太阳”研制核心部件的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日前取得新成果,建成了国际尺寸最大、实验条件最完善的大型超导磁体动态性能测试系统并为“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完成首轮测试实验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