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新闻
随着惯性约束聚变(ICF)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聚变作为清洁而丰富的能源的追求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技术通过将氘氚(DT)燃料压缩到极端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成功启动了聚变反应。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中子主要用于发电,但燃料中残留的阿尔法粒子却能够驱动额外的聚变反应,进一步提升了能量产出
2025-01-02
低温弹丸注入是一种利用低温技术将氢的同位素气体冷凝为固态冰丸,并加速注入到等离子体中的加料技术
2024-12-30
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建设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子系统“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完成首轮测试实验,最大测试电流达到稳态48kA
2024-12-30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研究人员2021年实现了激光聚变(ICF)燃烧等离子体,观测到了暂时无法解释的实验现象——中子能谱数据显著偏离流体力学数值模拟预测并存在偏离麦克斯韦分布的高能氘氚离子
2024-12-30
失控电子可以摆脱磁约束并撞击反应堆壁。(代表性图像)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解决聚变能源开发中的一个关键难题:如何缓解失控电子的有害影响。这些电子由聚变反应堆内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引发,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聚变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将较轻的原子核聚变成较重的原子核,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家需要创造一种过热等离子体,其温度超过1.5亿摄氏度,此时电子会从原子中剥离出来。然而,...
2024-12-30
来自特罗伊茨克创新与热核研究所、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MIPT)和莫斯科动力工程学院(MPEI)的科学家们,在保护材料免受受控热核聚变条件下极端热负载影响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原子科学与技术问题》杂志的“热核聚变”系列中
2024-12-30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下属的瑞士等离子体中心(SPC)与谷歌旗下DeepMind联合,开发了一个用于核聚变研究的人工智能深度强化学习系统,并成功实现了对托卡马克内部核聚变等离子体的控制。2023年,双方再次宣布取得新的突破:不仅通过实验模拟将等离子体形状的精度提高了65%,还使得训练时间大幅度减少
2024-12-28
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宣布其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当法拉第屏与天线略微倾斜5度时,可以有效阻止慢速模式产生,从而提高等离子体的加热效率
2024-12-27
2024年度EAST科技委员会会议在等离子体所召开,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的16位专家参加会议
2024-12-27
G.I. Budkera SB RAS(BINP SB RAS)的科学家们在RESIN安装中改善了等离子体的限制,他们采用了一种螺旋磁性开放式陷阱。这种开放陷阱具有线性结构,等离子体被磁场限制在其中,但磁力线并非闭合,因此等离子体可以沿磁力线流出。为了降低纵向颗粒损失,科学家们巧妙地组合了不同类型的磁塞,特别是短塞,它在多镜部分产生了螺旋磁场。这种螺旋场将等离子体从边缘重定向到装置中心,而磁塞的组合则有效防止了等离子体的大量流出。研究表明,组合使用的...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