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新闻
光学激光器可用于对准复杂的生物分子,实现单分子成像近日,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合作,在单粒子衍射成像(SPI)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技术利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重建纳米粒子和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但传统方法需对数十亿个粒子成像,且图像清晰度受限。此次研究通过激光诱导取向技术显著改善了分子成像效果,为解析蛋白质等大分子结构开辟新路径。激光诱导取向技术基于分子各向异性极化率与激光...
2025-04-13
近日,俄罗斯研究人员对碳纳米材料与氩、氮基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展开了全面研究,并发现了有助于提高基于这些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容量的物理过程。Skoltech(VEB.RF集团的一部分)新闻处对此进行了报道。增加超级电容器中存储的能量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构造表面,二是将其他元素的原子引入电极的碳材料,以此增加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在理解将外来原子纳入晶格的影响方面取得了进展。Skoltech材料技术中心高级讲师Stanislav Yevl...
2025-04-07
3月21日,塔斯社报道,托木斯克理工大学(TPU)的科学家及其同事首次发现,银纳米粒子(AgNPs)可以增加细胞在放射治疗期间对中子辐照影响的敏感性。这一研究得到了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并利用五种癌症的细胞培养物进行了实验。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中中子辐射因其产生较大的生物学效应而脱颖而出,但同时也伴随着明显的副作用。因此,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理想的放射增敏剂,即一种能够增加细胞对辐射影响敏感性的物质...
2025-03-24
近日,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先进放射线研究院与浦项技术大学联合宣布,在抗辐射半导体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双方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使半导体抵抗宇宙射线中80%以上的质子辐射,为下一代空间半导体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持。据悉,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原子层沉积法在氧化锌(ZnO)基纳米半导体表面沉积了一层10纳米(nm)厚的氧化铝(Al?O?)钝化层。这一钝化层在物理上将半导体表面与外界隔离,有效阻挡了大气中的水和氧气,从而大幅抑制了质子引起...
2025-03-06
近日,核能安全所科研人员在构建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纳剂量学模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辐射防护领域权威期刊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上。亚细胞尺度上的能量沉积情况对辐射生物效应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剂量学和微剂量学并不能准确描述,因此需要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粒子的径迹结构,探究DNA片段内的能量沉积情况以及辐射所致的DNA损伤,分析一个特定体积内产生的电离对数目概率分布以表征DNA链损伤程度,由此产生了纳剂量学。...
2025-02-27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2月24日宣布,其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结构铀吸附材料。该材料通过将有机磷酸酯化合物(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与吸附剂中常用的二氧化硅(SiO2)结合而成,有望在未来减少对国外铀吸附材料的依赖。
2025-02-24
研究中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复合微针贴片,通过近距离放疗和光热治疗协同抑制黑色素瘤术后复发和感染,并通过促进肉芽组织新生、胶原蛋白沉积和血管生成来促进无瘢痕的伤口愈合
2025-02-12
铀是核能关键资源,但放射性污染危害大,需从污水中提取。传统吸附剂吸附动力学和容量受限且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现有微纳米马达在铀去除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铀去除技术迫在眉睫
2024-12-31
据托木斯克理工大学(TPU)新闻机构12月25日报道,该校研究人员正加速推进西伯利亚环形光子源(SKIF)设备的开发工作,并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所有建造工作,随后在2025年的两个月内完成设备安装。SKIF作为一种4+级同步加速器辐射源,对于深入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至关重要。TPU及其合作伙伴将围绕SKIF开发两个实验站:Microfocus和Electronic Structure。前者专注于研究材料的特性和成分,后者则致力于探索纳米材料的表面特性。TPU在声明中强调,SKIF...
2024-12-27
杜布纳大学与俄罗斯核联合研究所(JINR)正式签署了一项协议,将以网络形式实施联合办学项目,旨在培养核物理、纳米技术、材料科学、放射生物学、大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现代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