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新闻
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其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中,有两棵约30厘米长的炎陵黄桃苗,进行为期3天的太空育种之旅。
2020-05-12
近几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梁剑平教授团队通过重离子辐照育种的方式,陆续培育出“科蒿一号”“科蒿二号”和“科蒿三号”青蒿新品系,通过了河南省中药材新品种鉴定,并配套建成50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园。
2020-05-12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20-05-09
4月22日,合肥“智慧农业谷”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市政务中心举行,市长凌云出席仪式并讲话,市委副书记郭强主持仪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党委书记黄晨光、副院长宋云涛,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操海群,省农科院副院长李泽福,副市长王民生,市政府秘书长罗平参加签约仪式。
2020-04-26
亩产高达4000公斤、比普通线椒增产1 66倍、维生素含量翻番的“太空线椒”;5天左右就长成西瓜大、每个200公斤重的“太空南瓜”,俩壮小伙子都抱不动;平均1 8米、最高可达2 26米的“太空百合”,一年能开两三次花,每株绽放20多朵花,是普通百合的10倍;号称“番茄部落”的“太空西红柿”,2米多高的“番茄树”沿棚架攀爬生长,最高可达20米,一根主干上能长出几百枝的分枝,枝叶覆盖150至180平方米,能结一万多个西红柿……
2020-04-16
核技术应用,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物理、化学及生物效应后,进行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我国有关专家通过不断探索发现,现在核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0-04-13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马来西亚核机构马来西亚核机构一直在繁殖通过核技术开发的高产水稻品种的种子。在2020年末收获种子并将其分发给农民之后,这一产量将提高该国农民的稻米产量和粮食安全。
2020-04-0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了一种主要编辑系统(PPE系统)的优化,该系统可在两种主要谷物——水稻和小麦中创建所需的点突变,插入和缺失农作物。这项名为“水稻和小麦中的主要基因组编辑” 的 科学论文于2020年3月16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
2020-03-18
在布隆迪,当农民将木薯根切开时,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类似于椰子肉的白色果肉。但是如果切开后里面是褐色斑块,那可能是木薯褐色条纹病(CBSD)-对农民而言,这将是一个是个坏消息,他们不能再食用或木薯,并且可能因这种病导致颗粒无收。
2020-03-13
据美国宇航局宇航员称,国际空间站(ISS)上种植的生菜与地球上种植的生菜一样营养丰富。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