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新闻
秸秆处理困难,农民只好一烧了之,造成烟雾污染。中科院技术生物所利用“诱变”技术研制出脆秆水稻,一下子解决了秸秆收割的问题。继去年年底在合肥试验成功后,这项技术日前已被推广至庐江、全椒等多地。
2017-04-17
?几十年来,辐射诱变育种已经对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017-02-27
?除了发电,核技术还能做什么?专家告诉我们说,核技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从用于治疗肿瘤的伽玛刀、中子刀到手机中的微型零件,从农业育种、食品保鲜到燃煤电厂的烟道气处理,都或多或少应用了核技术。
2017-02-01
4月18日,随着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的顺利返航,一大批空间搭载物(植物种子和微生物菌株等)圆满完成12天的太空之旅,经过神奇的“空间诱变”之后,它们将会发生怎样的奇迹?随着这些新的科研成果的诞生,又将会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主的相关搭载方代表。
2016-06-23
4月6日,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笔者从河北工业大学获悉,实践十号卫星搭载了河北工大9个品种122克植物育种材料,这也是该校进行的第三次太空育种实验。
2016-04-08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荣获国际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奥尔多·马拉瓦思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助理王任先生在维也纳联合签署的国际成就奖,以表彰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在植物诱变育种领域为世界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2014年12月,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黄玮司长在北京将奖牌授予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代表陈浩院长。
2014-12-30
?近日,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荣获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以下简称“IAEA”)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FAO”)联合颁发国际成就奖,以表彰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多年来在植物诱变育种领域为世界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2014-12-26
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24日在维也纳联合颁发植物突变育种奖,中国科研团队成为此奖项的最大赢家,获得一项杰出成就奖和三项成就奖。
2014-09-28
据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24日在维也纳联合颁发植物突变育种奖,中国科研团队成为此奖项的最大赢家,获得一项杰出成就奖和三项成就奖。
201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