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新闻
会上,中核集团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以核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辐照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主的核技术应用“中国方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核医疗、辐照应用、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生产等核技术应用领域的经验与成果
2024-11-28
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重大项目课题“核电站国产新锆合金及关键材料辐照性能研究”顺利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
2024-11-26
核技术是当代公认的高新技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新质生产力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已在工业、农业、医疗、环境、安全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关键环节广泛应用,促进了各领域各环节融合发展
2024-11-22
11月11日—13日,以高质量创新发展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以下简称核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中国广核集团携华龙一号、和睦系统、核电智能装备、核电数字化转型案例、核电机器人及质子治疗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全方位展示了中广核在核能、核燃料、非动力核技术以及数字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创新技术。公司主管道焊接机器人、漏液监测系统、水下耐辐照摄像...
2024-11-13
确定尚未建成的反应堆中辐照燃料的成分。计算当前正在设计的回旋加速器安装房间的?;ぁTげ饧唇晏降囊豢诰岵鍪裁础@匮芯克τ梅派浠岛宋锢砉探P∽橐愿眯∽榈拿置?Khlopina 使用蒙特卡罗方法预测未来,并有助于节省实际实验的费用。该小组的研究员 Nikita Kovalev 在出版物《Rosatom Country》中谈论他的工作。今天,科学已知 118 种化学元素和大约 3500 种同位素(绝大多数是不稳定的或放射性的)。放射性元素衰...
2024-11-06
一种新算法显著缩短了核应用3D打印部件的检查时间,降幅高达85%,为更快、更安全地检查辐照材料和核燃料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进一步加速新核技术的开发和部署。该算法由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开发,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快速重建和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ORNL首席研究员Amir Ziabari指出,该算法能够大幅减少检查所需的成本、时间和扫描次数,同时提高扫描的准确性。更短的扫描时间还意味着每次扫描的辐射剂量减少,提升了技术人员的安全性,并...
2024-11-06
近日,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研制的ATF耐事故特征化燃料组件,完成了两个长循环辐照运行考验,在反应堆中运行三年并顺利出堆,至此,我国完成ATF耐事故特征化燃料组件全周期商用堆运行考验。这标志着我国ATF燃料组件自主研发迈出了关键一步,是我国自主化核燃料研发保持与国际核燃料前沿技术并跑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也实现了中核集团核燃料产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方向的重要突破。ATF耐事故燃料是针对燃料元件抵御严重事故能力而提出的一...
2024-11-05
马通宣布,一批使用耐腐蚀(ATF)燃料的实验燃料棒在动力反应堆中成功完成了第三个为期 18 个月的辐照周期。实验燃料棒在沃格特尔核电站 (Vogl) 2 号机组的反应堆堆芯中总共工作了四年半。这样就完成了他们的测试计划。法马通于 2019 年春季开始了动力反应堆测试计划。一批 16 根燃料棒(铬涂层和添加剂燃料,GAIA EATF 概念)已装载到 Vogtle-2 区块。...
2024-10-28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离子等离子体技术——用于辐照反应堆石墨的净化和乏核燃料的后处理。该技术使得从石墨块中提取放射性碳成为可能,同时保持其完整性,显着减少二次放射性废物的体积并降低石墨的辐射危险等级,从而将其处置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此外,新方法对于乏核燃料的后处理将比目前使用的放射化学方法便宜数十倍。同时,它将使燃料中的成分以 99% 的效率分离,从而使其中一些成分的重复利用成为可能。研究成果,支持外部链...
2024-10-23
法国法马通公司和罗马尼亚核电公司 SN Nuclearelectrica SA (SNN) 宣布,一项可行性研究取得了成功,该研究评估了在罗马尼亚切尔纳沃达核电站生产医用同位素镥-177 (Lu-177) 的可能性。切尔纳沃达 2 号核电站是一座 650 MWe Candu 6 加压重水反应堆,位于多瑙河畔,距离布加勒斯特以东 160 公里,于 2007 年开始商业运营。两家公司目前已开始实施该项目,包括切尔纳沃达核电站 2 号机组辐照系统的详细工程、采购、安装和调试。预计在 2028 年推...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