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SRF到HEPS
中国的同步辐射装置建设发端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合肥光源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BSRF 是按照“一机两用”的方针,作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附属设施于1989 年建设完成的国内第一个用户装置。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助力用户在调控多元MOF中双金属位点催化烯烃环氧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 1WIB -XAFS 实验站安鹏飞副研究员利用离线/原位热催化XAFS 实验技术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通过离线X射线吸收谱测试证实了Cu、Co位点均具有单位点性质,其中二价金属位点处于5配位,而Cu(I)的引入使得其配位数有所降低;通过原位XAFS表征研究了氧气活化过程中金属位点化学价态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中Co(II)与Cu(I)都对氧气具有良好的活化能力,而Cu(II)位点对氧气几乎没有活化作用。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助力中国科学家发现首个液氮温区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猛教授领导的团队与相关单位人员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一种在液氮温区压力下实现的镍氧化物超导体,文章于2023年7月12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1]。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做出的一项突破性科学成果,时隔36年,科学家们终于在继铜氧化物之后,发现了第二类突破液氮温度(77K)的非常规超导家族,为高温超导机理和应用研究点燃了新的希望。
李政道丁肇中致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五十华诞:国际地位举足轻重
李政道院士在贺信中说,50年来,高能所建造了数个对学科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大科学装置,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国散裂中子源、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正在建设的有江门中微子实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这些大科学装置使得祖国在世界的高能物理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这离不开一代代高能人的刻苦钻研和努力拼搏”。